欢迎光临东莞市国权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国权DNA亲子鉴定咨询预约平台 专注DNA基因鉴定检测
服务热线0769-22881185
位置:亲子鉴定 > 鉴定新闻 > 亲子鉴定常见问题

鉴定新闻

慢性病是什么病?八大特征帮你了解慢性病
发表时间:2021-04-26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事实上,许多人都知道,慢性疾病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,有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情况也很危险,但很多人并不清楚慢性疾病究竟包含了哪些疾病,有了十个特点就可以帮助自己了解慢性疾病,我们应该来看看慢性疾病的一些事情。

1.慢性疾病非常普遍,几乎家家户户都有。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超过25%,高血脂者40%,约10%的糖尿病,20%~30%的脂肪肝,患病率均较高,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,一个家庭中,往往有一个以上的慢性病人。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中,高血压患病率超过百分之五十,其中二人患有高血压。

二、慢性疾病通常是“一人多病”。从上面提到的几种常见慢性疾病的流行情况来看,如果不是由于有交叉疾病(一人多病)的情况下,这些疾病加起来都超过100%,那就没有健康的人了!实际上,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慢性疾病,如高血压,高血脂,糖尿病,脂肪肝,痛风,等等集中在一个人身上。因为这些慢性疾病可能有共同的原因,如遗传,胰岛素抵抗,不良生活方式等等。

3.大多数慢性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。慢性疾病也叫“富贵病”、“文明病”,意思是经济发展了,人们有了钱,就很容易得这些病,但是这种认识还没有完全消失。富有和富裕并非这些慢性疾病的起因,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肥胖、精力过剩、营养失调、久坐、缺乏锻炼、心理压力等等,都是大部分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。有钱人不一定有病,有钱人不一定没病。

4.慢性疾病形成,急性发作或死亡。慢性疾病形成慢,一般要经过数月,数年,几十年的发展,但最终往往是急性发作,甚至死亡。例如,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动脉粥样硬化等都能让人习以为常,但中风(脑出血)、心肌梗死、尿毒症、晚期癌症等却让人心有余悸,难道后者只是前者的急性发作/进展吗?前者是“因”,后者是“果”,对前者不重视,不解决前者,迟早会导致后者。

5.防治慢性疾病是长寿的关键。研究显示,中国86%的成年人死于慢性疾病,而慢性疾病是过早夺去国人生命的大敌,因此,主动预防、积极治疗、科学治疗、控制慢性疾病是实现长寿的关键。如在生病之前不以为然,生病之后听之任之或有病乱投医,势必早死。把慢性病防治放在一边,说健康长寿几乎没有意义。

6.从健康到慢性病是一个"过渡"阶段。慢性疾病不同于急性疾病,它不是一蹴而就的,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。血压升高前为“正常血压高值”,升高后为“血脂边缘增高”,糖尿病前为“糖尿病前期”(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血糖受损),癌症前为“癌前病变”……这些情况都是从健康到慢性疾病的“中间状态”,要早发现(体检)、早关注、早行动(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或服用药物),才能避免进一步发展为慢性疾病。慢性疾病防治的“窗口期”即“过渡期”是关键。

7.慢性疾病一旦出现往往伴随一生。对于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等慢性疾病,有“特效药”,如降压药、调脂药、降糖药等;对于肿瘤,也有许多治疗方法,如化疗、放疗、手术等;对于痛风、阻塞性肺病、肾功能不全等,也有对症治疗的药物,但这些慢性疾病很难根除,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/服药。

8.消除慢性疾病的方法不是消灭,而是控制慢性疾病对寿命的影响。克服慢性疾病的最好方法是防患于未然。如已患病,一方面要及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,合理饮食,积极运动等;另一方面要科学治疗,合理用药。要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速度,等到生命受到威胁时,我们已经90岁了,100岁了,这才是真正的胜利。

九、治疗慢性疾病不能信任偏方或“大师”。大方方治大病,对慢性疾病都是吹牛。不问科学,一厢情愿地想要根治,依靠一些所谓的“魔术疗法”,追捧方剂、“大师”等偏门左道,非但不能彻底治愈慢性病,反而是因为放弃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案,胡乱吃药或者拒绝服药,病情就会恶化,甚至过早离开人世。这是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现象,其他慢性病患者也不少。

10.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依靠个人,而不是医院或医生。慢性疾病的防治主要靠科学饮食、合理营养、积极锻炼、良好的睡眠以及减轻心理压力等,显然都是要靠自己去实现的。对慢性病人还要积极配合,合理用药,定期检查,长期坚持。慢性疾病得不到治疗,治疗不好(吃药不遵医嘱),甚至乱治(偏方大师)都是很常见的。如果病人不配合,医生可以提供标准化的,符合相关指导原则或一致意见的治疗方案。

实际上,生活中的慢性疾病也是很常见的,因为这一疾病的发生也很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,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注意,因为慢性疾病也包括一些高血压,高血脂甚至可能包括糖尿病等,因为慢性疾病也很影响身体。


 
上一篇:亲子鉴定样本污染是否影响鉴定结果?
下一篇: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