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人对药物的个体疗效和副作用差异很大,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,都是得了相同的病吃相同的药,有些人效果很好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,而自己吃相同的药就没有效果,甚至还产生副作用。为什么会这样?事实上,原因是多方面的,一方面与外部原因(如合并用药、肝肾功能等)有关,另一方面则与内部原因即病人自身的基因有关。
药品进入人体后,代谢并起效,是否过敏,与体内药物代谢酶、转运体、受体蛋白、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因素密切相关,这些因素影响着药物的活化、代谢速度、疗效,而这些因素都是由患者自身的基因决定的。人的基因多态性决定了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差异,导致了代谢速度的快慢,并且对同一药物的机体反应也有很大的差异。根据基因的组成,我们通常将人群分为:(超快代谢),快速代谢,中代谢,慢代谢,弱代谢。
对原型药物效果较好的药物,代谢速度较快的人群药物浓度迅速下降,不能达到有效浓度或维持足够时间,易导致“无效”;而代谢速度较慢的人群药物浓度容易积累超过安全浓度,容易产生“副作用”。而且对于某些需要激活才能起作用的药物,代谢慢的药物激活也“慢”,有效激活成分浓度不足,也容易“失效”
如治疗血栓病的常用药物:华法林,容易产生“副作用”
Warfarin是一种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,是一种防止血液凝固的药物,经常被用来治疗血液栓塞性疾病(如深静脉血栓、心房纤颤、心脏瓣膜替换和肺栓塞等),患者服用该药物可大大减少血栓形成的危险。但服用过多抗凝药物,血液便不易凝固,导致出血,甚至有生命危险。人体内有一种叫做CYP2C9的酶,它能代谢这种抗凝剂,使其失去抗凝血的功能。华法林在正常情况下发挥作用后被人体代谢,完成其药物治疗作用,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。但如果一个CYP2C9基因突变,代谢功能下降,属于弱代谢型,则意味着华法林的代谢速度过慢,在体内不断积聚,最终会导致副作用,即出血。
为避免风险,常常需要病人每月定期到医院检查凝血功能,调整药物剂量,以避免出血的危险。现在,药物基因检测已经可以通过,并且可以利用华法林公益网站的计算公式,帮助医生根据病人个人情况,计算出每个病人所需的剂量。
同样的,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:氯吡格雷,有时也会成为“无效药”!
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,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(ACS)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抗栓治疗,是最常用的抗凝药。普通人群服用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,但有些患者在支架术后数年内出现血管狭窄、血栓等不良反应,甚至不得不再次使用支架。
对该人群进行药物基因检测后发现,该人群的CYP2C19基因发生了突变,CYP2C19基因参与了氯吡格雷代谢,而CYP2C19是氯吡格雷正常代谢的活性产物。而CYP2C19基因突变后,超快代谢型患者抗血小板作用强,但出血风险增加;慢代谢型患者CYP2C19酶活性降低,体内氯吡格雷激活的代谢率下降,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减弱。此时需要更换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。因此,对于那些已经接受过冠状动脉支架治疗,并准备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,建议常规行CYP2C19基因检测。
基因和免疫研究表明,药物引起的超敏反应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有关,而人类的基因多样性决定了人们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不同,有些药物的反应强烈,会引起“过敏”,甚至出现致命性的严重副反应。
例如普通降尿酸药物:别嘌醇有时会引起严重的“过敏性”!
别嘌醇是一种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,价格低廉,疗效确切,但有些患者在用药后数天内皮肤和眼睛出现灼烧感、起疹、严重甚至脱皮,威胁生命,这些都是别嘌醇引起的过敏反应,其中包括Stevens-Johnsonsyndrome(SJS)和中毒性皮肤坏死(TEN),发生率约为0.1%~0.4%。TEN是目前公认的皮肤系统最严重的不良反应,它主要导致皮肤剥离和粘膜破坏,并可累及器官系统。SJS的死亡率在1%~5%左右,而TEN的死亡率在20%~30%左右,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。
导致过敏反应的原因是这部分病人携带HLA-B*5801基因。HLA-B*5801在不同种族中的分布有差异,研究表明,中国汉族人和泰国人HLA-B*5801这两个等位基因频率较高,约为8%,而白种人和日本人只有1%和0.5%。若携带此基因,SJS/TEN在别嘌醇作用下发生的风险增加40~580倍。根据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专家的一致意见,中华医学会推荐病人在使用别嘌呤醇前进行HLA-B*5801基因检测;台湾地区卫生部门建议,以HLA-B*5801为指导原则,对高危组病人进行别嘌呤醇基因检测;美国风湿药物学会ACR建议,第一线的痛风药物风险控制应以HLA-B*5801高危组病人为目标。如病人呈阳性,则需禁用此类药物。
类似于别嘌呤醇的还有治疗癫痫、神经痛的药物卡马西平,在临床上广泛使用,在中国人群中,可携带HLA-B*1502的患者占10-15%。对这些病人使用此类药物,可引起史提芬强生综合症、毒性皮肤坏死等非常严重的副作用。阿巴卡韦用于治疗艾滋病,同样禁用了携带HLA-B*5701基因的病人。如果条件允许,建议在使用此类药物之前,最好进行相关基因检测,以避免药物产生严重副作用。
个别药物治疗可以指导基因检测。
由于人们对基因组和药物基因组的认识越来越深入,药剂师和医生们希望能打破“千篇一律”的局面,提供更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。
以个体化药物应用为目的指导基因检测,是基于现有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风险影响的相关研究,并结合受检者基因检测结果,分析多态性位置的差异对药物应用的影响,以提示无效药物应用和不良反应风险,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。
检验范围覆盖了临床上多学科的常用药物200多种,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准确的用药指导,为病人用药安全保驾护航。